如何避免被蜱虫叮咬

夏季是蜱虫活动的高峰季节,每年都会有人因为被这种小小的虫子咬到而失去生命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蜱虫的危害,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蜱虫,加强对蜱虫的防范意识!
一、什么是蜱虫?
蜱又叫壁虱,俗称草扒子、狗鳖、草别子、牛虱、草蜱虫,有软蜱和硬蜱两大类型,都是吸血动物,可以侵袭人体进行吸血,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,吸血时间较长, 一般需要数天;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,吸血时间较短,一般只需要数分钟到1小时。蜱虫在夏季活动频繁,通常出没在草丛、灌木丛、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,有的还会藏在人或动物的毛发中。蜱虫对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,一般会选择寄生在皮肤较薄、不易被搔动的部位,比如:动物或人的颈部、耳后、腋窝、大腿内侧、阴部和腹股沟等。
二、蜱虫的危害有哪些?
1、直接危害
①损伤皮肤:蜱虫寄生在人体体表时,首先会直接损伤皮肤,使宿主皮肤产生水肿、出血、急性炎性等反应。
②营养不良:蜱虫是吸血为生的动物,大量寄生时可以引起动物贫血、消瘦、发育不良等症状。
③神经毒素:有的蜱虫在吸血过程中能分泌麻痹神经的毒素,继而引起宿主瘫痪。蜱的唾腺分泌毒素,轻则使动物厌食、体重减轻、代谢障碍;重则抑制肌神经乙酰胆碱的释放,造成运动神经传导障碍,引起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,导致“蜱瘫痪”。通常蜱叮咬动物体5~7天后就会开始出现不安、轻度震颤、步态不稳、无力和跛行。
2、传播疾病蜱虫是吸血动物,一旦它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,再转移宿主去叮咬人,这时候病原体就很可能随之进入人体,然后引发疾病。目前已知的蜱虫可能传播的疾病有:森林脑炎、新疆出血热、蜱媒回归热、莱姆病、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、细菌性疾病、无形体病等急性传染病。
三、如何避免蜱虫叮咬
暑假来了,很多的家长也终于有时间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,但是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,外出游玩的同时要做好防护,避免被蜱虫叮咬。
1、应尽量避免在蜱虫类容易出现的地方,如草地、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。如需进入此类地区,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提倡穿长袖衣服;不穿凉鞋;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,看是否有蜱虫叮入或爬上,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。
2、采取身体防护:可以适当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虫水。发现蜱虫时,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,还是游离在墙面、地面,不要用手直接接触,更不能挤破;可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,再烧死;如不慎皮肤接触蜱,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,要用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。
上海奔奔虫害防治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服务项目有:消杀消毒,虫害防治等。我们有先进的技术优势,较强的公司团队,全面的质保服务,全国范围的上门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