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预防接触隐翅虫?

隐翅虫又被称为“影子虫”,“青腰虫”,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,属昆虫纲,鞘翅目,隐翅虫科。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,已知全世界有 58500 多种,世界各地均有分布。近段时间门诊病人隐翅虫皮炎增多,为预防隐翅虫毒液的“毁容”,奔奔虫控为您来支招。
一、隐翅虫长什么样子?
人类天生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,比如盛开的花朵、缤纷的彩虹等等。但是在自然界中,鲜艳的颜色意味着有毒危险,比如毒蘑菇,它们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其他动物不要靠近自己。不仅是植物,一些颜色鲜艳的小昆虫也同样有剧毒,而且由于它们能四处移动,所以对人类来说,这些带毒的小昆虫比有毒的植物更加危险,比如被很多人错认为是蚂蚁的隐翅虫。隐翅虫虫体黑色,胸部或腹部可呈黄色,体型跟蚂蚁相似,约 3 毫大小。8 月份左右为此虫活动的高峰。
二、隐翅虫的特性
隐翅虫是一种蚁形小飞虫,品种繁多,其中部分品种带毒,我国发现了3种,即黄足毒隐翅虫、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。这些毒隐翅虫外形酷似蚂蚁,身体伴有花纹,常栖于草木或石下,昼伏夜出,其体液及生殖器内含有强酸性毒液,具有喜光、向高性,常出没于水沟、湖边等潮湿的地方。当虫体被击碎时,带着毒素的体液就会接触到人的皮肤,或由拍捏虫体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接触性皮炎。
三、怎么预防接触隐翅虫?
最好的方法是晚上睡觉不开灯,不看手机,因为隐翅虫有趋光性,门窗最好安装窗纱;睡觉时关好纱窗,如果在学校宿舍尽量安装蚊帐,定期打扫卫生;尽量避开草丛、树丛。
四、怎么预防隐翅虫皮炎?
如果隐翅虫落在身上,不要在皮肤上将虫子打死或压碎,应当轻轻将其扫落或吹掉,然后再打死。毒液不宜擦掉,应用卫生纸或棉球吸收,可用肥皂水清洗。立即将毒液去掉的话,损伤会减小,但可能还会有轻微的损伤,但不致命。
关注奔奔吃虫控 学习更多消杀知识!